心理模拟之双重形态刍议
【出 处】:
【摘 要】读心问题在当代心灵哲学与认知科学中占据关键的地位。模拟论作为一种批判读心理论论的替代方案,在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演变出高阶模拟和低阶模拟两个版本。前者是有意识的、随意控制的,且与刺激无关的,而后者是无意识的,自动化的和刺激驱动的,但两者都通过复用某种认知机制来实现,且它们的输出状态相似于使用该机制生成的输出状态。来自脑科学的证据支持了低阶模拟的发生机制,但模拟论仍然存在诸多问题,无法摆脱读心理论论的质疑。
相关热词搜索:读心; 理论论; 模拟论; 心理模拟; 镜像神经元;
上一篇:当代农村家庭形式变异中的父权延续——基于浙北M村“两边开门”现象的考察
下一篇:自我与他者:从预测编码到联合动觉